■ 中文荒漠甘泉(11月17日)
十一月十七日 「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路加福音十八章6—8節 神的時候是不能聽你指揮的。如果第一擊不能叫燧石發出火來,你就當再擊一次。神聽了我們的禱告,不一定按照我們所指定的時候答應我們的;我們尋找祂,祂必向我們顯現,不過不一定照我們所希望、所定規的時間和地點的。 在燧石時代,我們想要取得一火,必須一擊再擊,擊數十次,纔能得到;只要能得到的話,就已經滿心感激了。 對於屬天的事情,我們為甚麼不能這樣堅忍呢?屬天的事情比擊石取火更有成功的把握,因為我們後面站著神的應許。 信徒啊,不要絕望!神賜憐憫的時候到了。你當用不移的信心呼求;不要因為王的耽擱停止呼籲。再擊一次燧石罷!這一次你就會得到了。 ─司布真 我不相信在神國的歷史中有這樣的事情:用正當的靈所獻上的正當的禱告永遠不得著答應。 ─克勒
■ 英文荒漠甘泉(11月17日)
November 17 "Hear what the unjust judge saith. And shall not God avenge his own elect which cry day and night unto him, though he bear long with them? I tell you that he will avenge them speedily."(Luke 18:6─7) GOD'S seasons are not at your beck. If the first stroke of the flint doth not bring forth the fire, you must strike again. God will hear prayer, but He may not answer it at the time which we in our minds have appointed; He will reveal Himself to our seeking hearts, but not just when and where we have settled in our own expectations. Hence the need of perseverance and importunity in supplication. In the days of flint and steel and brimstone matches we had to strike and strike again, dozens of times, before we could get a spark to live in the tinder; and we were thankful enough if we succeeded at last. Shall we not be as persevering and hopeful as to heavenly things? We have more certainty of success in this business that we had with our flint and steel, for we have God's promises at our back. Never let us despair. God's time for mercy will come; yea, it has come, if our time for believing has arrived. Ask if faith, nothing waving; but never cease from petitioning because the King delays to reply. Strike the steel again. Make the sparks fly and have your tinder ready; you will get a light before long. -C. H. Spurgeon. I do not believe that there is such a thing in the history of God's kingdom as a right prayer offered in a right spirit that is forever left unanswered. -Theodore L. Cyler.
■ 永活之泉(11月17日)
十一月十七日 奉基督的名禱告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十四章13節 禱告和基督榮耀天父有著何等奇妙的關係,多禱告天父就多得榮耀,少禱告就少得榮耀;如此給我們大的意願常常禱告,並不住地代求,我們的禱告與天父的榮耀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在最後一夜,基督如此深的渴望門徒能學會祂名字的能力;祂肯定的應許使他們覺得有效,且必會成全,而且有七次之多。祂知道人們何其不信奉祂名禱告必會成全奇妙應許。祂渴望喚醒我們以大的信心,自懷疑的陰影而自由禱告,視代禱為尊榮父神、使心靈喜樂,並毀滅周圍世界的有福途徑。 假如這種禱告不易達到的思想出現時,我們只要信主對他們說的話:當聖靈來時,他們將有能力如此禱告。這幫助我們降服自己,完全讓賜福的聖靈管理我們;祂會使我們捉住這寶貴的應許:「你們祈求就必成全,使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當我們相信在全身聖靈大能運行之內,代禱就成為我們整個事奉最喜樂而有能力的一部份了。 當保羅寫道:「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西三17)他提醒了我們在一天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耶穌名字的印記。當我們要學習做到這點,必須完全深信只要奉主名向父天禱告,祂必成全。為人代求與向神代求同樣一個生命,這也就是主耶穌的名掌管我們整個生命,使我們有能力禱告。
■ 中文屬天日子(11月17日)
十一月十七日 永遠的目標 「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創世記廿二章15—19節 亞伯拉罕達到了與神本性接觸的地步,他現在瞭解了神的實體。 「我的目標是神本身……親愛的耶和華,不問代價,不問程途。」 不問代價,不問程途,意思就是神領我們達到目標的路上,沒有自擇的餘地。 如果神在我裡面向祂自己本性說話,那便無發問的可能;只有馬上服從。當耶穌說──「來」,我就只有來;當祂說──「去」,我就只有去;當祂說──「在這件事上信靠神,」我就信靠。這一切的實行,是證明神的本性在我裡面。 神是根據我的品性向我啟示祂自己的限度,不是根據神的品性。 「因我卑劣,所以我常以卑劣的觀點觀看你的作為。」 因服從的訓練,我便達到亞伯拉罕所達到的地步,明瞭神是誰。我絕不能有真的神,除非我在耶穌基督裡,與神面對面。到那時,我才知道「在世上,我的神,除了您,沒有別的;除了您,沒有別的。」 不到我們因服從而明瞭神的本性,神的應許對於我是沒有價值的。有的聖經我們瀏覽了三百六十五次之多,它對於我們還是沒有意義的;但忽然間,我們看出了神的意思,這是因為我們在某特點上服從了神,立刻祂的本性被揭示了。「神的應許,不論是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都是「阿門」。「是」必是由服從產生的;當我們因生活的服從而向應許說「阿門」的時候,那應許才是我們的。
■ 中文上海嗎哪(11月17日)
十一月十七日 「……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民數記十章33節 神雖然給我們一些感覺,但祂不會要我們憑感覺行事。如果神給我們任何一個感覺,隨後祂必會給我們足夠的證據,使我們對那感覺毫不置疑。 當耶利米出現要買亞拿突地的感覺時,並沒有立刻買下來。相反的,他等到第二天叔叔的兒子來找他,向他提議之後,他肯定是神所給的外在證據,才買了亞拿突那塊地。他說:「……我耶利米就知道這是耶和華的話。」(耶卅二8) 耶利米等到神用另一個證據來加深他的印象,他才行動。雖然我們不該忽略大牧者親自向我們說話的聲音,但是我們應該像當日在特羅亞的保羅和他的同伴,必須先聽清楚從各方、以及各種情況來的聲音再下判斷。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完全遵主而行。(請參閱使徒行傳十六章6—10)